菲律宾政坛的风向,真是说变就变。就在不久前,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还被普遍看作是下一届总统宝座的稳赢者,似乎一切都已是囊中之物。
然而,短短几周内,风云突变,她的政治前景突然变得黯淡无光。这背后,并非什么偶然的运气消长,而是一场由现任总统马科斯精心策划的权力重塑。
他精准地撬动了三大“权力杠杆”——制度程序、司法威慑与家族纽带,将曾经牢不可破的政治联盟彻底瓦解。
这盘大棋,马科斯下得又快又狠,不仅打破了眼前的僵局,更为2028年之后的格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马科斯阵营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拿菲律宾的立法机构开刀,通过一次看似完全合规的议会程序,釜底抽薪,彻底颠覆了杜特尔特家族在参议院的权力根基。
要知道,在不久前的一次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派系可是风光无限,一口气拿下了12个参议院席位,而马科斯联盟仅仅获得8席。
这种席位上的优势,让参议院成了杜特尔特家族的一道坚固防火墙。这道墙的关键人物,就是时任参议长的埃斯库德罗。
作为杜特尔特阵营的核心盟友,他曾巧妙地利用议会程序,帮助莎拉·杜特尔特拖延并最终化解了一场由众议院发起的弹劾案,那场弹劾案后来还因程序问题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法。可以说,有埃斯库德罗在,莎拉就高枕无忧。
然而,9月8日,一切都改变了。参议员胡安·索托联合14名同僚,突然发起了对埃斯库德罗的罢免动议。投票结果令人震惊,20票赞成对10票反对,埃斯库德罗应声下台。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次合法的议会投票,但仔细分析那20张赞成票的来源,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足足有15票,都来自马科斯阵营以及亲马科斯的议员。这根本不是一场基于是非的判断,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精准政治动员。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给埃斯库德罗安上的罪名——涉嫌防洪工程贪腐,指控金额高达惊人的120亿比索。可证据呢?拿出来的只有几封语焉不详的匿名举报信。
既没有银行流水,也没有人证物证。这场罢免,其政治动机早已远远压倒了所谓的司法动机。
权力交接的速度快得让人咋舌。马科斯几乎没有片刻迟疑,立刻任命了自己的表弟拉尔夫·索托三世接任新的参议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议长迅速对参议院的各个委员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结果毫无悬念,所有杜特尔特派系的议员,都被干脆利落地排除出了核心领导层。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参议院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不再是那个能够制衡总统权力的“绊脚石”,而是变成了一块为马科斯铺平道路的“垫脚石”。制度的杠杆,被马科斯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
如果说掌控参议院是马科斯在明面上的雷霆一击,那么在司法领域布下的棋局,则更像是一张为对手精心编织的、无形的法网。这个局的关键,在于一桩被刻意搁置又在关键时刻被激活的诉讼案。
这事还得从总统的姐姐,参议员伊梅·马科斯说起。在与弟弟关系紧张时,她曾向监察署提交了一份长达200页的诉状,矛头直指司法部长雷穆拉。
这份诉状分量不轻,但从5月份立案开始,监察署却一直不紧不慢,案子被足足搁置了四个月之久。奇妙的事情发生在9月12日。
就在参议院变天的喧嚣还未散尽之时,监察署突然宣布,驳回伊梅对雷穆拉的全部诉讼。这个时机实在太巧了,巧到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是什么独立的司法裁决,而是司法机构在权力天平发生倾斜后,一次心照不宣的政治站队。
这桩诉讼案的终结,不仅仅是为雷穆拉个人洗清了嫌疑,更重要的是,它为雷穆拉出任下一届监察专员扫清了最后的法律障碍。
这才是马科斯真正的后手。监察专员这个职位非同小可,任期长达七年,将一直持续到2032年。
这意味着,即便马科斯在2028年卸任,他的影响力依然可以通过这位长期亲信,在菲律宾的司法体系中延续下去。
一个由亲信掌控的监察署,对莎拉·杜特尔特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是致命的。监察署拥有独立的调查权,可以对包括副总统在内的任何政府高官发起调查。
一旦雷穆拉上任,他很可能会立即启动对莎拉广受争议的“机密资金案”的调查。这就像一把早已准备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调查一旦开始,其结果甚至可能导致莎拉被软禁,从而彻底剥夺她参加2028年总统大选的资格。
这是一个为未来最强劲的对手,量身定做的“法律陷阱”。至此,参议院、监察署、司法部,这三个关键的权力棋子,都已被马科斯稳稳地收入囊中。
在这场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总统姐姐伊梅·马科斯的态度转变。她的“倒戈”,可以说是菲律宾家族政治中“血缘高于一切”这一定律的终极体现。
就在不久前,伊梅还是杜特尔特家族最铁杆的盟友。她曾毫不留情地公开炮轰自己的亲弟弟马科斯,指责他为了政治斗争不顾亲情。
在莎拉面临弹劾危机时,她甚至亲自飞往海牙,陪同莎拉会见律师,以示支持。这种种行为,都让她看起来像是一个坚定的反对派。
然而,转折来得猝不及防。9月13日,是马科斯68岁的生日。伊梅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她和弟弟的童年合影,并配上了一段极其温情的祝福。
她亲昵地用弟弟的乳名“小蒙”来称呼他,盛赞他是“最好的弟弟”和“家族的骄傲”。这一举动,无异于向整个菲律宾公开宣告:血脉终究重于政治。
这种180度的转变,当然不只是因为姐弟情深。促成这一切的,并非情感的回归,而是基于对自身家族政治香火能否延续的冷酷计算。
导火索,源于她儿子马修的一段竞选经历。马修曾计划竞选达沃市的省长,而达沃市,正是杜特尔特家族经营多年的传统地盘。
结果,马科斯阵营非但没有支持自家人,反而转头力挺另一位候选人——他们的另一个侄子,桑德罗·马科斯。
紧接着,马修的竞选资金被切断,竞选团队的核心成员也被挖走。在一连串的精准打击下,马修最终只能黯然退出竞选。
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更让伊梅看清了形势。这件事,让伊梅切肤之痛地意识到,与自己的弟弟正面对抗,将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老杜特尔特正面临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同时健康状况也据称急剧恶化,其辩护团队甚至声称他患上了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连自己的子女都难以辨认。
杜特尔特家族这面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旗,正在摇摇欲坠。对于伊梅来说,继续依附这艘正在下沉的船,政治风险太高,远不如回归自己的家族阵营来得安全。
通过娴熟地操纵制度、司法和家族这三大权力杠杆,马科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瓦解了当下最强大的政治对手,更构建起一个极有利于其长期掌控的权力新格局。
这场政治大戏,也再次向世人揭示了菲律宾政治的底色:在许多看似现代的民主制度表象之下,真正驱动历史车轮的,依然是古老的家族利益和复杂的人性算计。
政治动荡的当周,菲律宾比索汇率应声下跌了1.2%,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指数也出现了波动。杜特尔特家族正面临着被彻底边缘化的巨大危机。
尽管马科斯暂时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他的权力基础,特别是与姐姐伊梅重建的“亲情联盟”,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结合。
这种因利益而生的联盟,未来也极有可能因利益而散。这,或许也为菲律宾未来的政治走向,留下了最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