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6名大学生的生命,敲响安全警钟
最近,一则新闻让无数人痛心疾首:7月23日10时20分左右,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原本充满朝气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他们的家人该承受怎样的悲痛,我们难以想象。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令人揪心的细节浮出水面。初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更让人惊讶的是,涉事企业曾多次被查出问题。2021年,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27条隐患;2024年,因乌努格吐铜钼矿一期工程尾矿库西侧及北侧坝体未批先建,企业和主管负责人共被罚款51.8万元,当年12月31日公布的安全生产信用分级分类评估结果显示,其信用等级为三级(较差) 。今年2月,企业虽对格栅板进行过“局部更换”,却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也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
这些问题,简直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明明之前就有这么多隐患和处罚,为什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什么没有彻底整改?这6名大学生,他们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他们来到这里,本是为了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却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参观学习,竟成了生命的终点。他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的梦想和可能,就因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疏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学校和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也存在漏洞,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实习,本就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仔细考察合作企业的安全状况,签订完善的安全协议。企业呢,既然接待了学生实习,就有责任保障他们的安全,不能把安全问题当儿戏。这次事故,给学校和企业都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安全生产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生命。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绝不能姑息,必须督促其彻底整改。企业自身更要把安全意识刻进骨子里,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忽视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学校在组织实习等活动时,也要慎之又慎,全方位评估安全风险。
这起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挽回那6条鲜活的生命,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此事,给遇难学生和家属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交代。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
新闻来源:央广网、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