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了!墨脱水电站落差大到让物理学家直呼顶不住!
你敢信?墨脱水电站这条“坡度不到5%”的隐藏隧道,居然藏着一个改变交通史的神操作!
听说过墨脱县吗?它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也是人们常说“此路千险、此地万情”的藏南秘境。“一进墨脱,回车房哭”的魔幻经历可能很快就要改写!而改变这一切的关键,就藏在墨脱水电站的那条穿山隧道里。
来,小板凳拿好,前排吃瓜坐稳。我们先科普一下这条隧道有多秀——它贯穿喜马拉雅山,长度约45公里,是修建墨脱水电站的核心工程之一。虽然总落差高达2000米,但隧道内的坡度却不到5%!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么平缓的坡度,连修公路都绰绰有余。要知道,我国高速公路的最大坡度一般是6%,而国道甚至能允许到10%。按这个坡度修条公路出来,路,那真是平到舒适,稳到飞起!
墨脱县的交通现状是什么样呢?惨——真的惨。咱来看看墨脱的两条现有公路
- 派墨公路距离67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的雪山,坡陡路窄,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怀疑人生。耗时至少4小时,有时候还因为雪崩、泥石流直接封路,那叫一个惊险万分。
- 林芝-墨脱公路距离长达346公里,走完全程需要至少9小时,部分坡度接近40%,堪称“地形杀”。有些地方坡度经常达到11%-15%,长距离大坡能让老司机都直呼难顶。
每一次进墨脱,对货车司机来说都是考试,对旅游爱好者来说都是大冒险。这些公路不仅耗时长、成本高,还限制了物资运输和信息流动,直接影响墨脱的经济发展。而现在的派墨公路,修建时花了22亿,连这点“艰难”的通行条件都花了几十年。
墨脱水电站隧道这么平缓,是不是可以顺便搞一个交通突破?答案是不仅可以,还超级有必要!
按照当下的公路隧道造价估算,每公里最高1亿元,45公里的隧道需要花费大约45亿元。虽然这个价格说高不高,但和墨脱水电站高达1.2万亿元的超级工程预算相比,简直是毛毛雨。如果能结合水电站隧道打一条直通墨脱的公路,不仅能解决运输难题,进出墨脱县的耗时还将变得“平滑如丝”。
你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到藏南墨脱县,坡度平直的公路再也不用翻雪山摔车摔心,可能从原来的四五个小时直降到两小时左右!你说神不神?
巧妙的交通解决方案,不仅造福墨脱,更是收复藏南战略的大亮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有人提出过“收复藏南却守不住”的尴尬问题。原因何在?就是交通太难了!藏南地区虽然占地广阔、资源丰富,但若依靠现有绕路翻山的交通条件,修输电线、运物资几乎是噩梦。
但如果利用墨脱水电站隧道的天然地势,再修一条通行顺畅的公路,局势将完全不同。交通一通,经济、军事和民生都会快速发展,“藏南不可守”也成了伪命题。
给你留一个反差有趣的想想看喜马拉雅山的4000米大雪山原本是交通的难题,但如今有了坡度小于5%的穿山隧道,它可能变成全藏区最轻松的“平地高速”!从此进藏再无难,“翻山”就像逛公园——你说这是科技改变命运,还是人类智慧碾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