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迁徙史,根深苗岭间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起源大概在黄河流域那边,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考古和历史记录里,苗族先民跟汉族一样古老,传说中蚩尤就是他们的祖先,这点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苗族中都还保留着祭祀习俗。
从古时候开始,苗族就经历了多次大迁徙。最早的一次,大概在远古时期,因为部落争斗,他们从黄河流域迁到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那时候形成了所谓“三苗”的部落。历史书上记载,公元前两千多年,又因为战争失败,迁到罗霄山那边。
秦朝统一后,南征百越,苗族人被推到武陵山区。唐宋时候,继续往西南去,定居贵州苗岭一带。这几次迁徙,让苗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中国现在有上千万苗族人,是全球最多的。
明清时期,又来了一次大动作。明朝时候,朝廷对西南控制不严,搞土司制度,那些土司像小国王一样管着地方。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把土司废了,派流官治理,这下土地兼并严重,赋税重了,苗族人日子难过。有些部落起义失败后,就往南跑,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概三十万人迁到老挝、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
东南亚的苗族,自称赫蒙,跟中国苗族语言相近但不完全一样。法国殖民时期,从19世纪中叶开始,法国人进了越南、老挝,1885年中法战争后,控制了这些地方。法国人为了平衡当地主体民族,像佬族和京族,就扶持苗族,给他们点自治权。
这让苗族在当地有点喘息空间,但也埋下了后来麻烦的种子。二战后,1945年日本投降,东南亚独立浪潮起来,法国1954年奠边府战役失败,撤军了。越南分裂南北,老挝成了王国,还亲西方。
这些历史迁徙,不是苗族自己想折腾,而是外部压力逼的。他们保持了自己的语言、服饰和习俗,比如银饰和蜡染,在中国贵州那边还很完整。全球苗族一千三百多万,中国占大头,越南一百三十多万,老挝五十多万,美国三十六万左右,泰国二十五万。说到底,苗族是个有家却回不去的民族,根在中国,可分散了这么广。
战火移民因,秘密盟友路
冷战时期,事情闹大了。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怕多米诺效应,1961年派顾问,1965年正式参战。北越在老挝长山山区建了胡志明小道,运物资给南越游击队。美国中情局进驻老挝,发现轰炸不管用,就想找本地盟友。苗族人长期受佬族欺负,住在山区,擅长游击战,正好成了目标。
1961年,中情局找上老挝苗族领袖王宝,这家伙统领多个部落,有上百万苗族人跟着。他答应合作,组建部队破坏小道。这就是老挝秘密战争,美方每年给六千万美元军费,外加武器。王宝部队最多十万人,贩鸦片筹钱,中情局睁眼闭眼。苗族战士打了不少胜仗,但损失大,百分之十的人没了。
美国本土反战声浪高,1973年尼克松撤军。1975年南越垮台,越南统一,老挝王国也完蛋。王宝先跑美国,丢下族人。苗族人因为帮美国打仗,遭新政权清算,十多万人死了,三十多万人逃到泰国。泰国关他们进营地,好多人病死饿死。联合国难民署介入,王宝在美国搞协会,从1975年起,美国收容首批六万人,当政治难民。
1980到1997年,又收十五万,1997年克林顿承认秘密战争,扩大计划。到2004年,十万人全安置了。这就是美国苗族人口的来源,大多是老挝赫蒙人,越南的也有些。资料显示,美国现在苗族人口三十六万左右,主要因为这场战争,他们成了盟友,却被扔下,又靠国际压力才接过去。不是美国大发善心,而是欠下的债。
美洲定居情,文化传承难
到了美国,苗族人日子也不好过。主要聚在加利福尼亚、明尼苏达、威斯康星这些州,刚来不会英语,没技能,穷得叮当响。社区破败,靠福利过活,还遭歧视,白人黑人拉丁裔都看不顺眼。生育率高,人口涨得快,但底层多,健康教育问题一大堆。
他们保持传统,成立十八姓协会,办报纸广播学校,争取权利。2017年,明尼苏达保住苗语学校,这靠大家团结。政治上活跃,好些人从政,推动政策。收入慢慢 提升,有些社区扩展到佛罗里达。名人像苏妮萨·李,体操冠军,还挺骄傲自己身份。
二代人说英语,苗语忘得快,通过网络寻根,回老挝越南后去中国贵州,看看原汁原味的文化,掀起复兴潮。古歌里提东方祖地,他们感叹故乡远。但融入难,女性上大学多,通婚容易;男性传统包袱重,容易边缘化,卷进帮派啥的。
如今,苗族在美国捍卫文化,不让同化。社区有麦当劳广告用苗语,学校教苗文。挑战还多,种族歧视、教育差距啥的。但他们团结,比一些亚裔强。历史就是这样,苗族流浪千年,有家回不去,美国成了新落脚点。未来怎么样,得看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