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寒冬的深夜,湖北钟祥的382旅指挥部里,古鼎新正端着半碗凉透的高粱面汤。
传令兵小刘缩着脖子闯进来,递上一个牛皮纸信封。
古鼎新瞅见信封上"38旅亲启"几个大字,心里直犯嘀咕:"这信咋送到俺这儿来了?"他随手拆开一看,脸色刷地就变了——那是师长王劲哉的亲笔手令,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要38旅旅长潘尚武"就地处置古鼎新"。
王劲哉这人可不简单,在陕西陆军讲武堂那会儿就得了个"黑面罗刹"的绰号。打起仗来是真狠,杀起自己人来更狠。军统给他的评语特别有意思:"进攻猛、回头快、情绪多",说白了就是疑心病重得很。古鼎新跟他算是校友,可混得差远了。这些年在前线拼死拼活,功劳没少立,升官的事儿却总被卡着。最近战区里风言风语,说上头要换将,王劲哉早就看古鼎新不顺眼,这下可算逮着机会了。
要说这事儿也真够邪门的。传令兵小刘平时办事挺靠谱,偏偏那天夜里黑灯瞎火的,愣是把"38旅"和"382旅"给搞混了。他想着反正都是"38"开头的,让古旅长转交一下准没错。这一错可不要紧,直接把催命符送到了阎王爷手里。古鼎新攥着那封信,手指头都在发抖。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等死?还是......"眼睛不自觉地瞟向桌上的日军布防图。
三天后,王劲哉正在师部喝茶,突然听说古鼎新求见。他心里咯噔一下:"潘尚武没动手?"等见到古鼎新那张阴沉的脸,王劲哉立马换上笑脸,硬说是有人恶作剧。可古鼎新又不是三岁小孩,出门就吩咐亲信:"备马,老子要出去透透气。"这一透气不要紧,直接透到日军司令部去了。
1943年开春,日军对128师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带路的正是古鼎新,他对128师的布防了如指掌,连哪个山头有几门炮都门儿清。王劲哉在指挥部急得直跳脚:"他娘的,炮兵阵地咋暴露了?"七天血战下来,128师被打得七零八落。王劲哉带着残部突围时被俘,日军军官客客气气地劝他归顺,还许诺给个上将当当。老爷子脾气上来了,一把打翻递来的烟盒:"拿枪指着老子投降?做梦!"
战后两人的境遇简直是个绝妙的反讽。王劲哉在战俘营蹲了两年,出来就投奔了解放军,后来还当上了炮兵顾问。古鼎新在伪军那边混得也不咋地,日本投降后走投无路,只好带着残部向我军投降。最绝的是1949年整训时,两人在登记处撞了个正着。四目相对那一刻,空气都凝固了。旁边看热闹的老兵们直乐呵:"这俩冤家,上辈子准是欠了对方不少钱。"
要说这事儿给后人啥启示?有个老兵的比喻特别形象:"部队就像件老棉袄,信任就是里头的棉花。你东扯一团西扯一团,再厚的袄子也得漏风。"当年国民党军队里这种事儿可不少,学者统计过,光1942到1944年,因为内斗损失的兵力比日军打死的还多三成。你算计我,我防备你,到头来便宜了谁?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