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马克龙宣布:26国拟战后派兵卫乌?中国缺席,日本加入?

点击次数:174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9-19 00:45:20
普京前脚刚带着中俄签下的数千亿大单离开北京,后脚就在莫斯科收到了份特殊的“见面礼”。 法国那位总爱在国际舞台找存在感的总统,冷不丁拉上25个国家开了场大会,高调宣布要在俄乌停火后往乌克兰塞几千号大兵,还美其名曰“保障部队”。 这消息来得可真

普京前脚刚带着中俄签下的数千亿大单离开北京,后脚就在莫斯科收到了份特殊的“见面礼”。

法国那位总爱在国际舞台找存在感的总统,冷不丁拉上25个国家开了场大会,高调宣布要在俄乌停火后往乌克兰塞几千号大兵,还美其名曰“保障部队”。

这消息来得可真会挑时候,普京阅兵式上的笑容还没褪干净呢,欧洲倒赶着来添堵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马克龙这套说辞水分有多大——真要保障安全,现在炮火连天的怎么不见人影?偏偏要等停火后才冒出来,这不就是摆明了想等别人打完架,再进场捡现成便宜么?

要说欧洲玩这套“口头大方”的把戏,咱们翻翻历史课本就能找出模板。

1999年科索沃那会儿,北约也是打着“维和”旗号进驻的,信誓旦旦说临时待一阵就走。

结果呢?二十五年过去了,3800名大兵还在那儿杵着呢,活生生把维和搞成了永久驻军。

东亚的例子更扎心,日本韩国被美军“保护”了快八十年,本土犯罪都得看美军脸色处理。

现在欧洲要把这招复制到乌克兰,嘴上抹着蜜说保障安全,实则打的什么算盘?怕是打着保障名义占地盘,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老套路又要重演。

乌克兰人要是天真地以为来了群救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如今的乌克兰东部战火焦土,西部经济崩溃,国债堆得比第聂伯河还高。

这时候再来群“保护者”长期驻扎,得花谁的钱养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算过账,光是维持这支“保障部队”,欧盟每年就得额外掏150到200亿欧元。

更讽刺的是,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居然也表示“积极考虑”参与。

乌克兰的土地上,未来可能出现讲日语、操澳式英语的士兵“保障安全”,这画面怎么看怎么透着股魔幻现实主义味道。

有智库研究员私下调侃:“说是保障部队,不如叫多国租界筹备团更贴切。”

马克龙挑这个节骨眼搞事情,背后藏着法德两国掰手腕的玄机。

德国这些年靠着工业实力稳坐欧盟头把交椅,可俄乌冲突把桌子掀了——廉价天然气断供,工厂成本飙升,经济报表连着三年飘绿。

法国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抓住军事议题发力。

前阵子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没打招呼就放风要派兵,当场被德国防长怼回去:“谁给你授权了?”马克龙扭头就张罗二十六国聚会,明摆着给冯德莱恩站台。

这出戏演得热闹,实则德法两国的暗战。

德国老百姓倒清醒得很,民调显示68%的人反对出兵,法国人倒有超半数被总统的激情演讲忽悠住了。

最来劲的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支持率飙到70%以上,这几个邻居恨不得天天把俄罗斯当假想敌练手。

欧洲政客们光顾着打小算盘,怕是忘了看看战场实况。

早两年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反攻得手那会儿,要是欧洲真想调解,搬个小板凳劝和说不定还有戏。

结果呢?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比谁都积极,自家工厂缺了俄气停产又哭天喊地。

等到2024年下半年,连最乐观的军事观察员都承认乌军翻盘无望,连特朗普都放风要推动停火,马克龙突然蹦出来要派兵。

这操作好比房子烧塌了才拎着水桶来救火,演技浮夸得能拿金酸莓奖。

北约秘书长还硬撑着说俄罗斯“无权干涉”,这话听着唬人,细想全是漏洞——真要有种怎么不现在派兵?非要等枪声停了才进场,跟电影散场才挤进影厅的观众有啥区别?

普京的反应倒是淡定得很,从北京飞回国直接奔远东推进能源项目,连眼皮都懒得朝欧洲方向抬。

人家心里门儿清:这几千号远离边境的士兵掀不起风浪,反倒给俄罗斯送弹药骂西方。

现在全球格局早变天了,美国在中东都快压不住场子,欧洲还抱着冷战剧本当真。

俄罗斯手里捏着能源牌,随时能让欧洲天然气价格再翻跟头。

更关键的是,世界早不是一国说了算的时代。

九三阅兵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领导人都坐普京旁边喝茶,高加索火药桶暂时哑火了。

这种形势下,欧洲还想复制科索沃模式?怕不是刻舟求剑的现代版。

其实西方军事干涉的套路早就穿帮了。

当年美国在阿富汗砸了两万亿美元,最后撤军时连大使馆屋顶都挤满逃难人群;伊拉克战场上,美军用一管洗衣粉当借口开战,结果把中东搅成一锅粥。

这些活教材摆在眼前,欧洲政客们偏要往同一条河里跳。

有网友毒舌评论:“马克龙八成是看普京访华签大单酸了,急着刷存在感呢!”更现实的警示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他们直接把这波操作定性为“准古巴导弹危机”,暗示可能触发能源断供或网络攻势。

德国中小企业主听到风声已经开始囤积电暖器——去年冬天每度电0.5欧元的噩梦他们可没忘。

对比欧洲的进退失据,中国从头到尾的冷静态度反而显出智慧。

不掺和军事干预,不选边站队,该做生意照做不误。

这种稳当做法起初还被某些外媒嘲讽,现在看才是真明白人。

如今世界格局天天变脸,大国博弈像走钢丝,动不动挥拳头不如先站稳脚跟。

有国际关系学者打了个比方:“欧洲举着生锈的剑要决斗,却发现对手已经开着飞船进入太空竞赛了。”

说到底,乌克兰需要的不是新驻军,而是实打实的重建资金和外交智慧,可惜现在欧洲送来的“礼物”,拆开包装盒一看,还是那套祖传的地缘政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