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2小时40分破裂!普京寸步不让,俄乌想停火难如登天?
美俄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没达成任何协议。这场会面从开始筹备到结束,一直有各种复杂情况交织着。
谈判时间比原计划短了很多。本来定好两轮谈判,最后改成只一轮3对3会谈,一共就2小时40分钟左右。这样的调整,能看出双方谈判前就有不少分歧,一直僵持着。
谈判谈不下去,核心是领土问题怎么处理。之前,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还有欧洲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视频聊天时说,跟普京谈判,不会提领土相关的事。但对俄罗斯来说,领土问题是俄乌冲突里最关键的要求,普京在这事儿上一直很坚定。两边在这根本问题上达不成一致,谈判桌上就没什么能推进实质进展的基础,就像打牌没带关键牌,根本玩不下去,更别说达成什么共识了。
美国那边也不是没准备别的办法。白宫发过文章说,特朗普有不少手段能用。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特朗普可能会通过施压,逼普京在谈判里让步。这些手段,很多都和北极航道有关。
北极航道是这几年大家挺关注的新航线。全球气候在变暖,这条航道的商业开发价值慢慢显出来了。它主要有两条线:东北航道从北欧出发,沿着俄罗斯北部的海岸线往东,经过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最后到白令海峡;西北航道从白令海峡开始,沿着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的海边往东,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到戴维斯海峡。这条航道要是能全面开发,欧亚大陆之间的航运距离会短很多,也不用太依赖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战略上很重要。
白令海峡是这两条航道的关键连接点,正好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分界线。海峡一边是俄罗斯的楚科奇自治区,另一边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美国在阿拉斯加有个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里面驻扎着3.2万名美军。这个基地不但是美国在当地最大的军事基地,还是美国北极军事战略里的重要据点。因为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国在掌控北极航道上有一定优势,这也成了他们可能用来向俄罗斯施压的筹码。
但这样的施压,对普京好像没什么用。一方面,开发北极航道需要建很多基础设施,短时间内它的商业价值还没法完全发挥出来。比起这个,俄罗斯现在更看重能不能掌控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一直因为出海口少,在航运上有很多麻烦,争夺克里米亚,就是为了改善这个情况。另一方面,俄军在美俄会谈前,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三天里,他们就冲破了乌军的防线,往里面推进了约17公里,基本控制了顿涅茨克前线,只剩下少量乌军还在抵抗。前线打了胜仗,普京在谈判时腰杆就更硬了,更不可能轻易对美国让步。
这次美俄会谈的地点选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这安排本身就带着明显的吓唬人的意思。美国把谈判放在自己重要的军事据点,就是想向俄罗斯展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
其实,会谈开始前,两边对结果都心里有数。特朗普说过,谈判有25%的可能会失败。俄罗斯方面也早说过,这次会谈不会签任何文件,普京来开会主要是聊聊,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双方都有这样的预期,也早就为会谈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普京肯定不会放弃已经通过打仗得到的领土。俄乌要和谈,最后还是得乌克兰直接参与进来。单靠美国在中间忙活协调,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