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日军三攻长沙全败:薛岳一招天炉战法让鬼子损兵折将

点击次数:139 辉达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27 11:59:15
日本人打到薛岳老家,路过他家祖坟的时候做了件怪事。不但没有破坏,反而清扫干净,还杀鸡宰牛祭奠。 这得有多服气一个对手,才能做出这种事来。 长沙三次大战,薛岳把日军打得找不到北。十万精锐葬身湘北,从此日本人再也不敢轻易犯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

日本人打到薛岳老家,路过他家祖坟的时候做了件怪事。不但没有破坏,反而清扫干净,还杀鸡宰牛祭奠。

这得有多服气一个对手,才能做出这种事来。

长沙三次大战,薛岳把日军打得找不到北。十万精锐葬身湘北,从此日本人再也不敢轻易犯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一战:冈村宁次的算盘

1939年9月,武汉丢了快一年,南昌也失守四个月。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坐在武汉司令部里,死盯着地图上的长沙。这座城是他的心病,不拿下来,睡觉都不安稳。

长沙是华中咽喉要地,粤汉铁路在这里穿过。拿下长沙,等于切断中国军队补给线,重庆那边也就差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欧洲刚打起来,英法自顾不暇。正是日军南下东南亚的好机会。

冈村宁次把十万精锐集中起来,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参谋提醒他薛岳不好对付,万家岭一战损失惨重。

冈村宁次摆摆手:"万家岭不过是意外。这次我集中十万大军,三路齐进,薛岳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

话这么说,心里其实发虚。万家岭那一仗,第106师团差点全军覆没,那个场面现在想起来还心惊。

9月14日夜,赣北枪声响起。

薛岳的"天炉"

薛岳接到日军大举南犯的情报,在长沙司令部来回踱步。

参谋小心提建议:"长官,要不还是撤到衡阳吧?委员长那边的意思..."

"不行!"薛岳一拍桌子。"长沙丢了,湖南就完了。湖南完了,四川也危险。这一仗必须在长沙打,而且必须赢!"

薛岳早就在脑海里把这仗推演了无数遍。湘北地形复杂,河流纵横,山丘起伏。日军机械化部队根本发挥不出优势。

要是能把他们引到合适的地方...

薛岳摊开地图,手指在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之间画圈。就像炼丹一样,把敌人困在炉子里,慢慢烧死。

"天炉战法"就这么来的。

湖南人不怕死

9月18日,日军主力向新墙河发起猛攻。

炮声如雷,硝烟弥漫。守军第4军、第20军、第58军咬牙顶住第一波冲击。第397团全团官兵在黄沙街顶住日军第6师团整个师团的进攻。一个团对一个师团,这要多大勇气。

薛岳没让他们死守到底。按照预定计划,守军一边抵抗,一边向东南侧山区转移。

日军搞不明白了,怎么打着打着,中国军队就不见了。

冈村宁次看着战报,心情复杂。部队推进很顺利,几天就突破好几道防线。但总觉得哪里不对,怎么抓不到中国军队主力。

10月1日,日军前锋推进到长沙外围。

薛岳的反击开始了。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中国军队涌了出来。他们一直藏在两侧山里,就等这一刻。

漫山遍野都是端刺刀冲锋的中国士兵,喊声震天。日军才发现,自己走进了巨大包围圈。

福临铺、三姐桥、青山市,到处都是拼刺刀的身影。日军第6师团在青山遭到围攻,四百多人只剩二十个,大队长都被打死了。

冈村宁次意识到问题严重。他赶紧命令主力撤退,但已经晚了。薛岳组织各部队全力追击,一直把日军赶过新墙河。

10月7日,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中国军队以4万伤亡,换来日军3万多损失。更重要的是,长沙保住了,全国士气大振。

蒋介石在黄山别墅听到捷报,难得地笑了:"此次长沙会战,实为'七七'事变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薛岳心里明白,这只是开始。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二战:阿南惟几的复仇

1941年4月,阿南惟几中将来到武汉,接替冈村宁次担任第十一军司令官。

这个45岁的年轻将领野心勃勃,一心要洗刷前任耻辱。"冈村连个薛岳都搞不定,丢了皇军的脸。看我的!"

阿南惟几是急性子,做事喜欢一步到位。他一到任就研究进攻长沙的计划,这次要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垮第九战区。

9月18日,阿南惟几选择这个特殊日子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12万日军,比上次多两万人,战术更加精准。

所有兵力集中在20公里宽的正面上,密密麻麻的大炮一字排开,准备一举轰开中国军队防线。

薛岳的大意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薛岳这次犯了大错。

也不知是不是第一次会战胜利让他飘了,薛岳竟然把作战计划用无线电发出去。更要命的是,日军早就破译了中国军队电报密码。

阿南惟几看到破译电报,嘴角上扬:"哈哈,薛岳,这次你死定了!"

9月20日,薛岳下达反击命令第二天,阿南惟几立刻改变作战计划。原本准备直扑长沙的日军突然转向,对中国军队侧翼发起包围攻击。

第26军在金井附近刚集结完毕,就被日军从三个方向包围。激战三天,这个军几乎全军覆没。第37军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汨罗江防线瞬间崩溃。

最惨的是王耀武的第74军。这支抗战名军奉命增援前线,刚到捞刀河就撞上日军口袋阵。被第3师团和第6师团前后夹击,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南撤。

9月27日下午6点,日军第26旅团从东北角冲入长沙城。

这是抗战以来,长沙第一次落入日军之手。街头枪声响了一整夜,长沙市民和留守官兵进行殊死抵抗。

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喊声。老百姓拿着菜刀、锄头,什么武器都有,就是不让鬼子好过。

日军在城里也不好受。长沙巷战打得很激烈,日军每占领一条街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更让阿南惟几头疼的是,薛岳虽然在野战中吃了亏,但主力没有被消灭。第九战区部队从四面八方向长沙集中,准备反击。

10月1日,阿南惟几下达全军撤退命令。长沙失而复得,但这次失利让薛岳深深反思。

战后总结会上,薛岳面色凝重:"这一战,是我们的耻辱,也是教训。"

"情报泄露,部署失误,轻敌冒进。特别是天炉战法,还不够完善。日本人摸透了我们套路,下次再来,必须有新办法。"

薛岳暗下决心:必须把"天炉"烧得更旺一些,让日本人尝尝真正厉害。

机会来得很快。两个月后,珍珠港炮声传来,太平洋战争爆发。阿南惟几又坐不住了。

第三战:天炉显威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爆炸声震动世界。

消息传到武汉日军司令部,阿南惟几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美国佬被偷袭,英国人在香港也要完蛋。现在是彻底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

大本营给阿南惟几的任务很简单:配合南方军作战,牵制第九战区兵力,别让中国军队支援香港英军。按理说,象征性攻击一下就行。

阿南惟几哪里咽得下第二次长沙会战这口气。既然要打,就打个痛快的,这次一定要彻底消灭薛岳!

12月13日夜,阿南惟几在岳阳前线指挥所制定作战计划。集中12万兵力,两周内攻占长沙,彻底摧毁第九战区有生力量。

薛岳的完美布局

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部里,薛岳正在和参谋们研究地图。

经过第二次会战教训,他已经把"天炉战法"完善得更加精妙。

"这次不一样。"薛岳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我们要让日本人真正体验什么叫天炉炼狱。"

薛岳的新战法核心思想:第一线部队逐次抵抗后,不是直接后撤,而是向两翼山区转移。让出正面给日军,引诱他们直扑长沙这个"炉底"。等日军进入包围圈后,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反击,真正做到"关门打狗"。

最关键的是,薛岳特别注意通信保密。所有重要命令用有线电话传达,绝不给日军破译机会。

12月20日,情报显示日军即将发动攻势。薛岳立刻调集兵力:第73军从澧县赶往益阳,第79军向株洲集结,第74军从广西紧急北上...30万大军悄无声息布成一张巨网。

冰天雪地的较量

12月24日傍晚,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候,日军开始攻击。

天公不作美,湘北地区突然降温,大雪纷飞,气温从12度骤降到零下5度。很多日军士兵都是南方人,根本没见过这么大雪,战斗力大打折扣。

中国军队也不好受。守卫新墙河的第20军和第58军,在零下几度天气里坚守阵地,许多战士手脚都冻伤了。

激战两天两夜,新墙河防线被突破。这次,中国军队撤退变得有条不紊,不再是第二次会战时慌乱。

按照薛岳部署,第20军向东南方向山区转移,第58军向西侧山地撤退。表面看是败退,实际是按计划布阵。

李玉堂的赎罪

12月30日,日军前锋逼近长沙城。薛岳把指挥部搬到岳麓山上,就近督战。

这时候,第十军军长李玉堂找到薛岳,请求守卫长沙城。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李玉堂表现很不光彩,临阵脱逃让薛岳失望。这次,李玉堂主动请缨,要戴罪立功。

"长官,给我个机会。"李玉堂红着眼睛。"这次我要是后退一步,您就枪毙我!"

薛岳看着这个老部下,点了点头:"好,长沙城交给你了。守住了是你功劳,守不住..."

"守不住我提头来见您!"李玉堂军礼一敬,转身就走。

背负着屈辱和压力,这一战关系到他的名誉甚至生命,必须拼死一搏。

巷战到底

1942年1月1日新年这天,日军对长沙发起总攻。

街头巷战打得异常残酷。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优势,逐街逐房推进,中国守军依托每处建筑顽强抵抗。

修械所战斗最为激烈。第28团固守冬瓜山阵地,日军以营为单位发起集团冲锋,双方来回争夺好几次。下午,第29团发起反攻,又把阵地夺回来。

1月2日,白沙岭地区,第十军部队协同作战,成功歼灭突入市区的日军第3师团加藤素一大队,大队长被击毙。

更重要的是,中国士兵从这个少佐身上搜出重要情报:"日军弹药匮乏,补给告急!"

薛岳看到这份情报,兴奋地拍案而起:"有了这个情报,胜过千军万马!立刻下令反攻!"

天炉炼狱

1月4日,薛岳下达全线反攻命令。

这一刻,埋伏在四周山区的中国军队如猛虎下山,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第4军、第26军、第37军、第73军、第78军...一支支部队像钢钳一样合围过来。

漫山遍野都是攻击的中国军队,旌旗蔽日,喊声震天。日军才发现,自己真的掉进巨大"天炉"里,四面楚歌,无路可逃。

阿南惟几在岳阳司令部收到前线报告,脸色苍白。他想不到,薛岳的"天炉战法"会如此厉害。

1月5日,阿南惟几被迫下令全军撤退。但这时候,日军已经深陷重围,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影珠山覆灭

撤退途中,日军遭到四面八方拦截。最惨烈一战发生在影珠山。

为掩护主力撤退,日军第9混成旅团山崎茂上尉率领300多人集成大队,1月8日夜里向影珠山中国军队指挥部发起夜袭,企图摧毁中国军队指挥中枢。

这支日军部队战斗力很强,作风也顽强。但他们面对的是愤怒的中国军队。

腰子坡山坡上,双方展开白刃战。中国士兵喊着"为死难同胞报仇"口号,与日军拼刺刀。战斗从夜里打到天亮,满山都是尸体。

最终,山崎大队全军覆没,无一生还。中国军队虽然也伤亡400多人,但这一战胜利,给阿南惟几带来巨大打击。

第6师团更倒霉。这支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部队,撤退中遭到中国军队特别猛烈攻击。"和第六师团同归于尽!为死难同胞报仇雪恨!"这样口号在战场上此起彼伏。

大获全胜

1月16日,日军残部终于撤回新墙河以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

这一战战果令人震撼:日军12万人参战,只有1.3万人撤回,损失惨重。中国方面战报称歼灭日军56994人,俘虏13900人。

虽然日方统计数字要小些,但这确实是日军成军以来遭受的最惨重失败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是珍珠港事件后同盟国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来贺电:"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

薛岳因为这一战胜利,被日本人称为"长沙之虎"。从此,日军再也不敢轻易进攻长沙了。

20万民众的力量

说到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绝不能忘记一个群体——湖南老百姓。

第三次会战中,薛岳动员了20万民众参战。这些普通农民、工人、学生,拿起锄头、镰刀,破坏道路、桥梁,搬运弹药、救护伤员,成了战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新墙河到长乐街,原本平整的公路被挖得沟壑纵横。本来可以通车的桥梁全部被炸毁。稻田里放满水,变成一片沼泽,日军重炮和坦克根本过不去。

有个70多岁老爷子,听说要破坏公路阻止日军,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加入队伍。有人劝他年纪大了别干了,老爷子瞪着眼睛:"我孙子在前线打仗,我在后面也得出力!"

湖南血性

湖南人的血性,在长沙会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冈村宁次读过《湖南省要览》,上面说湖南人"自尊心强,排外思想旺盛,富于尚武风气,反抗心理强,多慷慨悲歌之情"。这些特点,在抗战中全都变成了优势。

"湖南人,不当亡国奴!""宁可血流成河,不让日寇踏进湖南一步!"

第37军95师284团团长黄红,湖南邵阳人,黄埔五期毕业。汨罗江防线上,他率全团将士与日军血战到底,最终壮烈牺牲。临死前,他还在大喊:"湖南人不怕死!"

这样例子数不胜数。湖南人的血性和韧性,成了抗击日寇最坚实的力量。

薛岳的军事天才

湖南民众支持只是一方面,薛岳本人军事才能更是关键因素。

这个广东人,深深爱上了湖南这片土地。他深入研究湘北地形地貌,一条条河流,一座座山峰,都了如指掌。

薛岳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布置都经过精心计算。善于因地制宜,把地形优势发挥到极致。敢于创新,"天炉战法"就是他独创。

"天炉战法"到底是什么?用薛岳自己话说:"就是在预定交战区域,构筑纵深网的环形阵地,部署充分守军,以伏击、侧击、截击等多种方法逐步消耗敌军,消磨锐气,然后再使用优势兵力,施行反击和反包围,对敌方部队予以歼灭。"

说白了,就是把敌人骗进大圈套里,然后关门打狗。

国际影响

三次长沙会战,特别是第三次会战胜利,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

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刚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损失惨重,英军在香港投降,荷兰在东印度群岛节节败退,整个盟军战线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在长沙取得大胜,这无疑给盟军打了一针强心剂,向全世界证明日军并非不可战胜。

"在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云彩光辉夺目。"这句话,道出了长沙会战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日军的反思

对日军来说,三次长沙会战失败是巨大打击。

阿南惟几被调离第十一军,第3师团长在战斗中就被免职。整个日本军界都在反思:为什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皇军,会在中国军队面前败得如此惨。

日军高层分析:中国军队战斗意志超出预期,湖南民众支持程度令人惊讶,薛岳指挥水平确实高超。

从此之后,日军再也不敢轻易进攻长沙。直到1944年,在豫湘桂大战背景下,日军才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但那已经是另外故事了。

战争代价

胜利背后,是无数将士鲜血和生命。

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共投入兵力100多万人次,伤亡1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是13万个家庭破碎,是无数母亲对儿子思念,是无数妻子对丈夫等待。

湖南乡下一个农家,儿子参军上了前线,老母亲每天在村口盼着儿子回来。可是等来的,却是一张阵亡通知书。老人家扶着门框,眼泪如雨下,但她还是挺起胸膛:"我儿子是为国牺牲的,值得!"

这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在民族存亡关头,个人痛苦算什么?国家独立和尊严更重要。

被遗忘的英雄

战争结束后,很多参加长沙会战的英雄都被历史遗忘了。

比如黄红团长,比如山崎大队全歼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比如破坏道路桥梁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名字也许不会出现在史书上,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

"我们不求名留青史,只求国家平安,民族独立。"

这些普通而伟大的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薛岳的后半生

战争结束后,薛岳的人生轨迹发生巨大变化。

1949年,他跟着国民政府撤到台湾,直到1998年才在台北去世,享年103岁。这个抗日名将,在台湾度过了人生最后半个世纪。

也许他会经常想起湖南,想起长沙,想起那些和他并肩作战的将士们。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那些生死与共的岁月,成了他心中永远的记忆。

晚年的薛岳,经常对人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三次长沙会战。"

历史的见证

今天,我们再回头看三次长沙会战,会有什么感受。

首先是感动。在那样艰难条件下,中国军民能够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确实不容易。

其次是思考。什么力量支撑着薛岳和他的将士们?什么精神感召着20万湖南民众?答案很简单:爱国之心,不屈之魂。

面对强敌入侵,我们会怎么选择?是像薛岳一样挺身而出,还是选择明哲保身?历史没有如果,但历史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长沙的记忆

今天的长沙,已经是现代化大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但在岳麓山上,依然矗立着长沙会战纪念碑。那些历史见证者,依然在默默诉说着80多年前的故事。

纪念碑上的文字:记述着抗战相持阶段第一次重大胜利,记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每当夕阳西下,站在岳麓山上俯瞰长沙城,也许你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声,那些英雄的灵魂,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守望着。

不朽精神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个细节:日军路过薛岳家祖坟时的祭奠。

这个细节说明什么?说明连敌人都敬佩薛岳的人品和才能。一个军人能得到对手如此尊重,这本身就是成功。

三次长沙会战过去80多年了,但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爱国情怀:薛岳说过,"战败,则我必自杀以谢天下苍生。"这种以身许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敬佩。

创新精神:面对强敌,不是一味蛮干,而是开动脑筋,创造出"天炉战法"这样的经典战例。

民族团结:20万湖南民众的参与,体现了全民抗战的伟大力量。

不屈意志:三次会战,三次胜利,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果薛岳将军在天有灵,看到今天强大的中国,应该会很欣慰。他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他用鲜血浇灌的这个民族,已经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巅。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三次长沙会战,不仅仅是三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

这种精神,就像岳麓山上那块纪念碑一样,永远不会倒塌,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们还会选择抗争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

薛岳走了,那些英雄们走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每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继承这种精神,守护这片土地。

这就是三次长沙会战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一种永不屈服的精神,一种敢于胜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