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板块的2025年中报,简直像一场“冰与火”的表演。 一边是北方稀土净利润狂飙1882%,高德红外暴增846%,纳睿雷达翻860%;另一边是中光学利润暴跌1023%,七一二亏掉1.23亿。中船防务的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合同金额超过200亿。 这波分化背后,藏着两条铁律:船舶和军工电子吃肉,其他喝汤都难。
海军装备赶工潮直接拉爆了造船三巨头的业绩。 中国重工净利润冲到16.5亿(增长209%),中船防务赚了5亿(增长240%),中国船舶拿下29.5亿利润(增长109%)。 订单爆满的核心原因就两条:
海军“下饺子”:“十四五”收官倒计时,航母、驱逐舰集中交付。 中国重工手握航母和核潜艇订单,中船防务的新护卫舰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
民船涨价潮:全球船厂订单排到2028年,中国船舶的LNG运输船单价冲到2亿美元,毛利率高达25%。 连带着柴油机巨头中国动力都分到一杯羹,净利润冲到8-11.5亿。
军工电子板块的分化更残酷,做军贸的吃肉,纯内需的吃土。 高德红外靠卖给中东的红外制导系统,利润翻了8倍;纳睿雷达拿下广东省水利预警雷达大单,收入暴涨113%;ST铖昌的相控阵芯片独家供应火箭军,一季度营收飙365%。
但同一赛道里,中光学亏了1.25亿,银河电子利润暴跌121%。 输家共性明显:要么技术被西方卡脖子(如高端FPGA芯片),要么订单被军方延期交付。
军品民品两手抓的公司,成了这轮行情最大赢家。 ,高德红外把军用红外技术装进车载激光雷达,成本砍到传统产品的1/10,民用订单占比冲到30%。
泰豪科技靠智能应急电源杀进数据中心市场,从去年亏损直接扭转为盈利0.95-1.2亿。 ,北方导航把导弹制导技术移植到物流机器人,拿下顺丰、京东的智能仓大单,军品民品收入比例从8:2变成5:5。
中央汇金带头扫货中国重工,和证金公司、东方资产组成“国家队铁三角”;社保基金联合牛散葛卫东抢筹ST铖昌,单季度加仓1270万股。 内资更是疯狂:国防军工ETF(512810)7月溢价交易,尾盘溢价率0.25%,千万级资金连续加仓。
外资却在撤退。 美国《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限制投资中资军工股,摩根大通清仓了七一二,高盛减持中兵红箭。
军工电子成了预亏重灾区:
中光学利润暴跌1023%,主因是高端光学镜头被日本禁运,生产线瘫痪;
七一二亏1.23亿,军用通信芯片断供后产能利用率跌到30%;
航天彩虹无人机订单被中东客户推迟交付,净利润缩水到-45万。
这些公司共性明显:技术依赖欧美、国产化率低于30%,一旦被制裁立刻休克。
1. 船舶波段操作: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回踩5日均线可介入,利用30分钟KDJ金叉信号做波段;
2. 军工电子超跌反弹:高德红外跌破45元是买点,火炬电子、鸿远电子静待国产芯片替代突破;
3. 军民融合稳增长:泰豪科技智能电源订单排到年底,北方导航机器人业务毛利率42%,回调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