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近日印巴边境局势陡然紧张,印度空军的 “阵风” 战机编队闯入巴方防空识别区,引发巴方战机紧急升空应对。
从 7 月 22 日开始,印度空军就开始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动作。他们把 “阵风” 战斗机以及苏 - 30MKI 重型战机都拉到了靠近巴基斯坦信德省、旁遮普省的边境区域,展开大规模军演。
莫迪(资料图)
这次演习地点距离印巴实际控制线很近,不足 50 公里,部分印度战机甚至在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边缘徘徊,被巴方雷达清楚捕捉到。作为回应,巴基斯坦马上开展了 “综合防空实战演练”,红旗 - 9P 防空导弹、ZDK-03 预警机全部投入,歼 - 10C 战机更是全天不间断在空中巡逻,双方剑拔弩张,局势一触即发。
要搞清楚这次紧张局势的缘由,得把时间倒回今年 5 月的那场空战。当时,印度空军自以为实力强劲,派出 “阵风”“幻影 - 2000” 战机,想对巴基斯坦进行跨境精确打击,没料到遭遇惨败。
巴基斯坦的歼 - 10C 战机与地面防空系统默契配合,至少击落了 5 架印度战机,这一结果后来也得到美国白宫简报的间接证实。消息传回印度国内,民众一片哗然,纷纷指责政府隐瞒战损情况,反对党也趁机发难,要求莫迪政府下台。
也许是不堪舆论压力,印度军方想出了在边境军演这一招。他们选择在之前取得过 “有限战果” 的信德省方向演习,试图借此重新赢回民众信任。在这次演习中,印度特意公开 “阵风” 战机携带 “流星” 空空导弹、“斯卡尔普” 巡航导弹的画面,还通过电视媒体反复播放,向民众传达 “空军有能力复仇” 的信息,以此堵住反对党对其 “外交软弱” 的指责。
另外,印度也想借这次军演探测巴基斯坦的军事情况。与以往 “防御性演习” 不同,这次演习包含模拟对地打击、防空压制等进攻性科目。有消息称,“阵风” 战机多次低空飞行,悄悄接近巴方雷达阵地,试图诱使对方启动防空系统,从而获取电磁信号特征。
莫迪(资料图)
苏 - 30MKI 战机则联合电子干扰机,开展区域拒止式电子压制演练。很明显,印度是想了解巴基斯坦在装备 JF-17BlockIII、歼 - 10C 等新装备后,防空反应速度和体系协同能力有何变化,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冲突收集情报。
一直以来,印度都视巴基斯坦为其 “南下印度洋、西进中东” 的阻碍,总想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水资源分配等争议问题上让步。此次演习选在巴基斯坦人口密集的信德省。
直接威胁到对方经济重镇卡拉奇,实际上是在试探巴基斯坦 “以核武为盾牌、常规军力为缓冲” 的战略,印度企图通过这种心理战,削弱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话语权,稳固自己的 “区域霸主” 地位。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的反制手段全面且精准。在军事部署上,地面由红旗 - 9P、LY-80 防空导弹构建起 30 至 120 公里的多层拦截网,空中有歼 - 10C 战机挂载霹雳 - 15E 超视距导弹全天巡逻,ZDK-03 预警机在空中提供支持。
在对峙过程中,巴基斯坦将其当作 “实战预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反观印度,其 “阵风” 机群因忌惮被击落,始终不敢进入巴方领空,这场原本看似 “进攻性” 的演习,最终只能在边境展示一下武力,显得有些外强中干。
莫迪(资料图)
印巴边境局势本就复杂敏感,此次印度的军事行动无疑让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一直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毕竟,军事冲突只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痛苦,和平与稳定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未来印巴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