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最近跟日本队打了场热身赛,结果是我们赢了。 但这场胜利,一点都不值得欢呼雀跃。 为什么这么说? 看完整场比赛,问题比结果更让人揪心。 这场球暴露了一堆短板,真让人捏把汗。
日本队这场比赛派出的只是二线队员,我们却是全主力上阵,还占了主场优势。 就这样,咱们赢球都磕磕绊绊。 整个过程中,日本队的三分球是个大杀器。 她们全场出手37次三分,中了15个,命中率超过40%。 简单说,人家投得多准啊,动作很稳,主要靠手腕和手指发力,球一出手就划出漂亮的弧线,不少直接空心入网。 再看看我们这边,19次三分出手才进5个,动作都有点问题,有时像硬生生把球从胸前推出去,效果自然差一大截。 这种基本功的差距,摆在那里,像一道鸿沟。
比赛里,胜利反而盖不住缺陷。 防守端常失位,没能干扰日本队的远投。 进攻时,我们外线球员犹豫不决,有空位也投不准,连罚球都没人家三分命中率高。 配合不够流畅,防守还老是犯规。 篮板争抢和无球跑动,日本队也表现更活络。 技术层面一比,她们的球员细节处理更细,投篮基本功扎实得多。 我们虽然有张子宇这样的出色内线,但外线火力太弱,支援不够。 而且,控卫和张子宇的配合还没磨到位,没能发挥内线优势。 有人说,如果日本队有咱们的内线,他们实力能上世界顶尖。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场热身赛,目标是练兵找问题。 一场赢球,说明不了任何本质问题。 它只照出了短板:防三分太松,让对手轻松得分;自己的罚球命中率不行;远投能力急需补强;内外线联动还要磨合。 中国篮球有句老话,“出水才见两腿泥”。 现在水退了,泥巴沾了一腿,我们看清楚了远投、防守专注度、罚球和配合的软肋。
这场球赢了,但别飘。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亚洲杯没那么容易。 现在就得清醒起来,面对问题。 靠扎实训练,一步步填坑,才能在硬仗中站稳脚跟。 未来的路,得靠更多苦练和稳定表现铺出来。 不努力,光靠一场热身赛的成绩,迟早会翻车——这话不重,但真心实意。 球员们该加把劲,大伙儿也别忘了反思。 篮球场上,胜利只是起点,短板才是路障,挪开了才能冲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