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航道再遭血洗!胡塞武装48小时内击沉两艘货船,中方罕见打破沉默发出最强警告,以色列却在此时疯狂玩火,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大国博弈?
红海局势彻底失控了。当地时间7月7日晚,也门胡塞武装用导弹和快艇突袭希腊货轮“永恒C”号,3名船员当场死亡,货船随后被炸毁沉入海底。仅仅48小时前,另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货轮“魔法海洋”号也遭袭沉没,这是胡塞武装一周内第45次对以色列相关目标发动袭击,包括特拉维夫、阿什杜德等以色列腹地均被导弹覆盖。
面对胡塞武装的“无差别攻击”,中方罕见亮出“硬手腕”。7月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点名敦促胡塞武装“立即停止袭扰民用商船”,并强调“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是国际义务”。这与此前呼吁“各方克制”的温和表态截然不同。
胡塞武装对中国商船的“特殊待遇”早已引发猜测。去年红海危机期间,胡塞武装甚至放过悬挂五星红旗的假扮船只。有分析认为,这种“精准避让”既是对中也关系的示好,也暗藏将中国卷入舆论漩涡的算计——若中方继续沉默,恐被西方扣上“默许恐怖主义”的帽子。
耿爽的发言释放出清晰信号:
1. 立场切割:明确支持巴勒斯坦不等于纵容航道袭击,胡塞以“挺巴”名义攻击全球商船,本质与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无异;
2. 揭穿双标:同步痛批以色列在加沙的“无差别轰炸”,将红海危机定性为“加沙战火外溢”,把皮球踢回美以脚下;
3. 人道牌:呼吁国际社会向也门提供1700万人急需的粮食援助,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是西方代言人”。
中方话音未落,以色列就祭出“台海牌”。7月10日,以色列未来党议员窜访台湾,不仅与台当局勾肩搭背,更在社交媒体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彻底践踏一中原则。这种“政治玩火”背后,既有对中方“不偏不倚”的报复,也暗藏配合美国“以台制华”的投机心理。
此前西方曾炒作中方“向以色列靠拢”,但耿爽在安理会的发言已打脸这种臆测——他一边要求胡塞停火,一边敦促以色列遵守与伊朗的停火协议,用“双批评”捍卫公正立场。以色列却误判形势,试图用台海问题牵制中国,暴露其对中国战略底线的严重短视。
胡塞武装的“红海封锁战”本质是加沙冲突的延伸。只要以色列不停止对加沙的轰炸,胡塞就不会放下武器。这种“以战止战”的逻辑,让红海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火药桶”——绕行好望角使亚欧航线增加10天航程,每艘船额外成本超200万美元。
红海的硝烟尚未散尽,台海的阴云又起。中方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既捍卫了国际航道安全,也撕下西方“人权卫士”的虚伪面具。以色列在台海的铤而走险,终将反噬自身——毕竟在一中原则这条“高压线”上玩火,历史早已证明没有赢家。当西方还在纠结“选边站队”时,中国正用“不偏不倚”的姿态,为破局中东困局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