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一句“你报价他不要咋办?”我笑着把锅里最后一块羊排夹走:不是我挑牌,是你上桌坐哪儿、已经定好牌。
啥叫战略?教员一句话:打仗得把全棋盘看个遍,数清每条线、每口气的走向。你搞销售、备考、做牛奶粉,都跟打仗一个理:掰手指数清楚关系网里每颗钉子、每根线,谁紧谁松,哪条会崩,哪条还能再挤两气。
提到打仗,脑子里蹦出来的镜头就是跑不掉的过去。三国官渡那条河上撑船的是人,嚼木屑撑饿的也是人,一顿饿就能让袁绍十万大军掉头。这时你不需要关心地球对面有没有印第安人,那确实是棋盘外边的事。换到今天,你家奶粉店铺想在天猫守榜首,你得看清至少三圈:国内谁还敢拼命砸钱买流量;国外那几个奶粉大鳄是不是又在打折;年轻爸妈是不是开始给宝宝冲羊奶粉;直播间里新人主播抢走声量的速度有多快。所有这些看上去杂七杂八的人和事,放一起就是一个网,你在这网里只是带彩色的小节点,拔你一下,全网都抖。
规律是什么玩意儿?一句话:先搞清每种颜色节点的大概脾气,再摸清楚它们怎么扯来扯去。颜色互相压线就炸,颜色互相抱团就大。你没把这些吃透,那就是蒙着眼睛横冲直撞。教员举的栗子够简单:你不会摸鱼就别下河,不会看天就别插秧,现实一点就是:你不懂隔壁老王为什么突然屯十箱尿不湿,就不要贸然进货十吨奶粉。
有人问,我咋看全局?把屋子灯全灭,只留下激光笔划过墙,你就会发现自己不是执棋的人,充其量是棋盘上的一颗塑料子。多数人没看到墙,也看不到激光,只盯着自己脚下九十度的小格,一边流汗一边撞运气。有人意识到了,但位置太边,激光的光斑扭了两下就被阴影吞掉。只有少数歪脖子的,硬是把脖子伸到棋盘上头,眼睛越过塑料峰顶看完整局,看清楚自己这颗子掂的是黑屁股还是红脑门,再开始挪步。这就引出实战真理:制定战略,第一步不是写PPT,而是扒着脖子看清楚自己到底在哪一格。
位置到底凭啥给战略拍板?举真事——我一客户,线上高端奶粉卖爆,年年天猫冠军。吃饭的时候他想线下冲渠道,我直接把啤酒往桌上一砸:线上你能卖贵,是因为对手暂时不敢跟着你一起翻倍;线下世界完全是另一个游戏,别人有工厂、有仓库、有大卖场零费用堆头,你还在人家里叠盒子玩?降价就亏,不降价没人拿货,不是你想卖线下,是线下这条路上用遍布地雷告诉你此路有坑,傻子才冲。你原本的位置不是“想去哪里”,而是“只能去哪里”。这就是小节点被网格死死捆住的死法。
再换个接地气的比喻,你生在小县城的出租屋,早上推开窗子对面是一排晾满秋裤的天线,那一刻你的职业规划就被拉低到有限的几条:厨师、快递、进厂。不是说光荣不光荣,而是你在的那一格就这几根线拽着你。若你愿意多花十年寒窗,考到金融街租间地下室,位置换了,网线就多,外卖都能点到日料牛排。可你没换格子之前,天天幻想华尔街牛人是给自己加戏,结局只能是饿醒。
还有人犟嘴:我命由我不由天。行,老鼠还能挑仓库和下水道住哩。食堂里偷胖厨师的花生米,也算丰衣足食;环卫沟里的老鼠就只有发霉馒头渣。家底改不了,你凭精准踩线,爬进米仓,撑死比兄弟们多活九年。企业底子弱也能翻:早十几年一堆人笑话喜茶是作坊奶精,人家吭哧干到商场一楼C位,格子牌翻红了,这算翻盘的典型。难不难?难。可难不等于没路。
总结这条逻辑:棋盘有边、格子有限,你天生坐在某格,战略是把这格的边边角角量完,再找唯一缺口钻过去。别幻想跳到白板随便画,那是漫画里的路飞。现实是,白纸前面永远摆着锁链,你能干的事只有一条:分析网线、估走势、腾挪半步,再回头检查锁链是不是松了一点。如此循环,你可能就从三等边格挤进二等,再晃进一等,算是完成一次实至名归的战略升级。
调侃收尾:别怪起跑慢,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站在沼泽里。下一步你准备往哪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