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赛季的上海海港,还在以“东亚”之名征战中超。那时的外援阵容——海森、麦克、阿多、伊班和卡里里,以今时今日的眼光看,堪称“平民配置”。有球迷笑称,那时是“咸菜泡饭吃吃,也蛮香”。
尽管外援身价不高,球队却踢出了令人难忘的足球:海森单赛季斩获19球,他与武磊之间的默契连线,丝毫不逊于日后的“武巴连线”,成为许多球迷心中的美好回忆。
转折发生在2015年。
上港集团正式入主,球队迎来巨变——从“咸菜泡饭”一跃进入“燕窝鱼翅”时代。名帅埃里克松执起教鞭,孔卡、达维、吉安等大牌外援相继加盟,球队实力与外援身价同步攀升,昔日的核心海森则逐渐沦为替补。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意味着俱乐部转向争冠。
十年一晃而过。在经历金元浪潮后又迎来联赛工资帽与限援政策的多重调控,上港的组队策略也逐步转向“经济适用”。
但相比2014年那支略显青涩的队伍,如今的俱乐部已积累了丰富的争冠经验和成熟的运营体系。这成为球队不可动摇的底蕴。
本赛季即使缺少奥斯卡、巴尔加斯、武磊等核心球员,上港仍然延续了鲜明的海派足球风格:以技术和配合为基础,强调高位逼抢、快速传切与反击,比赛场面依旧充满观赏性。
尽管球队也面临新老交替与外部环境的挑战,但海港的根基并未动摇,不似某被托管中的球队。
正如武当三丰派袁师懋道长所言:“下盘稳牢是练武的基础。”
对于志在建设“百年俱乐部”的上港来说,稳定的体系、清晰的风格和持续的投入,正是其迈向未来的坚实“下盘”。或许这一路上难免波折,但对球迷而言,能看到一支根基扎实、风格鲜明的海派球队陪伴自己持续成长——便已足够。
#上海海港#